为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,营造关心国防、热爱国防、支持国防的浓厚氛围,8月26日,河南省尉氏县人武部、宣传部、退役军人事务局、教体局联合组织开展的尉氏县“强国复兴有我”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主题活动。邀请战斗英雄、参战老兵走进尉氏县民开学校军训场,为高一新生讲述战斗故事,教育、引导青少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红色血脉,坚定信念跟党走,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,迈好开学第一步。
国防教育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。首先中越边境防御作战、一等战功功臣过继德讲述了“三封请战书上战场是我一生的荣耀”的战斗故事,通过讲述战场上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感人故事,把在场的每一位新生带到了那段刻骨铭心、艰苦异常、血雨腥风的峥嵘岁月,再现革命先辈不屈不饶、无私奉献、忠心报国的身影。充分地阐明了“没有强大的国防,就没有全国人民安宁的幸福生活”的道理。
“如果有机会去云南,请一定到松山战役遗址,瞻仰瞻仰烈士遗墓,在娃娃兵方阵感受先烈们为保家卫国的流血与牺牲”!尉氏县道德模范孙鸽讲述《7000娃娃兵血洒松山》的战斗故事。1944年,远在云南与缅甸交界的滇西一带,中国远征军出动了平均年龄只有13岁的“娃娃士兵”,这些娃娃兵们端着比他们个头还高的步枪,迎着日军的炮火义无反顾地冲入敌阵……教育青少年学生铭记历史、勿忘国耻。
活动最后,全军优秀士官、一等功臣李龙向同学们详细讲解我武器装备知识,并组织学生代表体验了95步枪“实弹射击”、迫击炮“实弹射击”、火箭筒“实弹射击”及手榴弹投资训练等科目。“作为学生代表在这次军训中,95步枪射击考核5发子弹我打了48环,太激动了……”。尉氏县民开学校高一(1)班学生侯思彤进行轻武器“体验”后激动地说。沉浸式体验让同学们热血沸腾,国防教育在他们心中已生根发芽。
同学们:“不忘曾经烽烟起,心中长鸣警钟声。14年抗日战争,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3500万人之多。这是我们永远无法洗刷的耻辱……”。全军优秀士官、开封市最美退役军人马彦松组织全体师生起立,向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默哀。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用“爱党爱国、心系国防、崇尚英雄”的情怀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“中国梦”“强军梦”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据悉,为确保军训第一课取得实效,尉氏县人武部科学制订训练计划,精心选配民兵骨干。重点围绕“四会教学法”展开,在单兵队列动作、战术基础等科目的基础上,针对性增设武器与战术训练、格斗防卫及自救互助等专业科目,同时开展学唱革命传统歌曲、观看红色电影及邀请战斗英雄开展“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”国防教育等活动。使军训“战”味更浓,“兵”味更足。